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普济本事方序 宋 · 许叔微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皕宋楼藏书志》卷四五、《宋以前医籍考》第一○五三页
医之道大矣,可以养生,可以全身,可以尽年,可以利天下与来世,是非浅识者所能为也。
苟精此道者,通神明,夺造化,擅回生起死之功,则精神之运必有默相于冥冥之中者,岂可谓之艺与技术为等耶?
窃疑上古之时,如岐伯黄帝伊尹相商王,皆有方书,以瘳民瘼。
殆及后世,周有和缓,秦有扁鹊,汉有仓公,魏有华佗,宋有徐文伯,唐有孙思邈,又皆神奇出人意表,背望踵蹑,代不乏人。
自兹以往,其妙不传,间有能者,仅可一二数。
何古人精巧如是,而今人之不逮也!
予尝思之,古人以此救人,故天畀其道,使普惠含灵;
后人以此射利,故天啬其术而不轻畀予,无足疑者。
余年十一,连遭家祸,父以时疫,母以气中,百日之间,并失怙恃。
痛念里无良医,束手待尽。
及长成人,刻意方书,誓欲以救物为心,杳冥之中,似有所警。
年运而往,今逼桑榆,漫集已试之方及所得新意,录以传远,题为《普济本事方》。
孟启有《本事诗》,杨元素有《本事曲》,皆有当时事实,庶几观者见其曲折也。
余既以救物为心,予而不求其报,则是方也乌得不与众共之?
按:《普济本事方》卷首,一九五九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校点本。
四民月令 其一 东汉 · 崔寔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七
谨案:《隋志·农家》,《四人月令》一卷,后汉尚书崔寔撰。《旧唐志》同。《新唐志》作崔湜。误。宋不著录。近人任兆麟、王谟皆辑本,编次不伦,且多挂漏。王本又误以《齐人月令》谓即《四民月令》,而所采《齐民要术》,有今本所无者六事,其文不类,未知何据。余既辑崔寔《政论》一卷因兼及此书,蒐录遗佚,得二百许事,省并重复,逐月分章,为十二章,定著一卷因兼及此书有注,疑即崔寔撰。征用者或以注为正文,今加注字间隔之。而王本所采《齐民要术》六事,附存俟考。又《齐人月令》一卷,唐孙思邈撰。《宋志》在《时令类》,本今亡,并附于后,免与崔实书混。夫农为邦本,食为民天。《洪范》八政,一曰食。孔子论政,先足食。自古及今,未有不知稼穑之艰难,而能有国有家者也。惜古书流传日少。《汉志·农》九家,见于《隋志》者,仅汜胜之一家,见于《新唐志》者,仅尹都尉、汜胜之二家,而多出《汉志》范子计然一家。至宋时著录,乃起《齐民要术》,前此数家,绝无传本,顾及增收晚出空疏不适用之书,滥及花石不急之务,殊非农家本意。同砚生洪颐暄始辑《范子计然》一卷、《汜胜之书》二卷。及余所辑此书,虽皆残缺,然而网罗散失旧闻,窃有力焉。数十百年后,此书存佚,余又不敢知,是在好古者之广为传布也。嘉庆甲戌岁十月
正月之朔,是谓正旦,躬率妻孥,洁祀祖迩。
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
子妇曾孙,各上椒柏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齐民要术》三,《艺文类聚》七十二,又八十九,《初学记》四两引,《白孔六贴》四,《岁华纪丽》一,《御览》二十九,又九百五十八)
正日进椒酒柏酒,是玉衡星精,服之食人身轻耐老。
亦是仙药。
进酒次第,当从小起,以年少者为先(《初学记》四,《白孔六贴》四,《御览》二十九)
上辛日埽除韭畦中枯叶(《齐民要术》三)
上除十五日,合诸膏小草续命丸散法药。
农事未起,命成童已上入大学,学《五经(注)》。
谓十五已上至二十世。
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注)
谓九岁已上,十四已下也。
篇章,谓《六甲》《九九》《急就》《三仓》之属。
命女工趣织布,典馈酿春酒(《齐民要术》三,《北堂书钞》一百四,《艺文类聚》五十八,《御览》六百五,《事类·砚赋》注)
雨水(《御览》三十七)
地气上腾,土长冒橛,陈根可拔,急菑强土黑垆之田(《齐民要术》一,《御览》三十七),粪畴(注)
麻田(《齐民要术》二)
可种瓜(注),种瓜宜用戊辰日(《齐民要术》二,《事类·瓜赋》注)
种瓠(《齐民要术》二,又三),可种葵(《齐民要术》三,《御览》八百二十三),可种䪥、(《齐民要术》三)大小、苜宽厚及杂(注),亦种此二物,皆不如秋(《齐民要术》三)
强种(《齐民要术》三),可菹(《齐民要术》二),可作诸酱、肉酱、清酱(《齐民要术》八)
正月自朔暨晦,可移诸树竹、漆、桐、梓、、杂木。
唯有果实者,及望而止。
过十五日,则果少实(《齐民要术》四)
正月二月,可种春麦、《豆卑》豆(《齐民要术》二),可剥树枝(《齐民要术》四。)正月以终季夏,不可伐木必生蠹虫(注)
或曰:其月无壬子日,以上旬伐之,虽春夏不蠹,犹有剖析开解之害,又犯时令,非急无伐(《齐民要术》五)
校正千金翼方序 北宋 · 林亿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三
臣闻方伎之学,其来远矣。
上古神农播谷尝药,以养其生;
黄帝、岐伯君臣问对,垂于不刊,为万世法。
中古有长桑、扁鹊,汉有阳庆、仓公、张机、华佗。
晋、宋如王叔和稚川、皇甫谧、范汪、胡洽、深师、陶景之流,凡数十家,皆祖述农、黄,著为经方。
迨及唐世,孙思邈出,诚一代之良医也,其行事见诸史传。
撰《千金方》三十卷,辨论精博,囊括众家,高出于前辈
犹虑或有所遗,又撰《千金翼方》以辅之,一家之书,可谓大备矣。
其书之传于今,讹舛尤甚,虽洪儒硕学,不能辨之。
仁宗皇帝诏儒臣校正医书。
臣等今校定《千金翼方》,谓乎物之繁,必先得其要,故首之以药录纂要。
凡治病者,宜别药之性味,故次之以本草。
人之生育,由母无疾,故次之以妇人。
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故次之以伤寒。
然后养其少小,故次之以小儿。
人身既立,必知所以自养,故次之以养性。
养性者莫善于养气,故次之以辟谷。
气之盈乃可安閒,故次之以退居。
退居者当事补养,故次之以补益。
若补益失宜,则风疢乃作,故次之以中风。
风者百病之长也,邪气缘而毕至,故次之以杂病,又次之以万病。
愈诸疾者必资乎大药,故次之以飞鍊。
乳石性坚,久服生热,故次之以疮痈。
众多之疾,源于脉證,故次之以色脉。
色脉既明,乃通腧穴,故次之以针灸。
而禁经终焉。
总三十卷,目录一卷。
臣以为,晋有人欲刊正《周易》及诸药方,与祖讷论,祖云:「辨释经典,纵有异同,不足以伤风教;
至于汤药,小小不达,则后人受弊不少,是医方不可以轻议也」。
臣等不敢肆臆见妄加涂窜,取自神农以来书行于世者而质之,有所未至,以俟来者。
书成缮写,将预圣览,恭惟皇帝陛下天纵深仁,孝述前烈,刊行方论,拯治生类,俾天下家藏其书,人知其学,皆得为忠孝,亦皇风之高致焉。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孙奇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林亿等谨上。
按:《千金翼方》卷首,光绪四年重印日本影元本。
校正黄帝针灸甲乙经序 北宋 · 林亿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三
臣闻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不通人曰技。
斯医者虽曰方技,其实儒者之事乎。
班固序《艺文志》称:「儒者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
此亦通天地人之理也。
又云:「方技者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
非能通三才之奥,安能及国之政哉!
晋皇甫谧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有高尚之志。
得风痹,因而学医,习览经方,遂臻至妙。
取黄帝《素问》、《针经》、《明堂》三部之书,撰为《针灸经》十二卷,历古儒者之不能及也。
或曰:《素问》、《针经》、《明堂》三部之书,非黄帝书,似出于战国
曰:人生天地之间,八尺之躯,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十二经之血气大数,皮肤包络其外,可剖而视之乎?
非大圣上知,孰能知之,战国之人何与焉?
大哉,《黄帝内经》十八卷,《针经》三卷,最出远古皇甫士安能撰而集之。
惜简编脱落者已多,是使文字错乱,义理颠倒,世失其传,学之者鲜矣。
唐甄权但修《明堂图》,孙思邈从而和之,其馀篇第亦不能尽言之。
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今取《素问》、《九墟》、《灵枢》、《太素经》、《千金方》及《翼》、《外台秘要》诸家善书,校对玉成缮写,将备亲览。
恭惟主上圣哲文明,光辉上下,孝慈仁德,蒙被众庶。
大颁岐黄,远及方外,使皇化兆于无穷,和气浃而充塞,兹亦助人灵、顺阴阳、明教化之一端云。
国子博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郎中孙奇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上。
按:《针灸甲乙经》卷首,医统正脉全书本。
校正金匮玉函经序治平三年正月十八日 北宋 · 林亿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三、《金匮玉函经》(日本刻本)
《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欲人互相检阅,而为表里,以防后世之亡逸。
其济人之心,不亦深乎!
细考前后,乃王叔和撰次之书。
缘仲景有《金匮录》,故以「金匮玉函」名,取宝而藏之之义也。
王叔和西晋人,为太医令
虽博好经方,其学专于仲景,是以独出于诸家之右。
仲景之书,及今八百馀年不坠于地者,皆其力也。
但此经自晋以来,传之既久,方證讹谬不伦,历代名医虽学之,皆不得彷佛,惟孙思邈粗晓其旨,亦不能修正之,况其下者乎!
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等先校定《伤寒论》,次校成此经。
其文理或有与《伤寒论》不同者,然其意义皆通。
圣贤之法,不敢臆断,故并两存之。
凡八卷,依次旧目,总二十九篇,一百一十五方。
恭惟主上大明抚运,视民如伤,广颁其书,为天下生生之具,直欲跻斯民于寿域者矣。
治平三年正月十八日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员外郎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林亿等谨上。
备急千金要方序 北宋 · 林亿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三
昔神农遍尝百药,以辨五苦六辛之味,逮伊挚而汤液之剂备;
黄帝欲创九针,以治三阴三阳之疾,得岐伯而砭艾之法精。
虽大圣人有意于拯民之瘼,必待贤明博通之臣或为之先,或为之后,然后圣人之所为得行于永久也。
医家之务,经是二圣二贤,而能事毕矣。
后之留意于方术者,茍知药而不知灸,未足以尽治疗之体;
知灸而不知针,未足以极表里之变。
如能兼是圣贤之蕴者,其名医之良乎!
有唐真人孙思邈者乃其人也。
以上智之材,抱康时之志,当太宗治平之际,思所以佐乃后庇民之事。
以谓上医之道,真圣人之政,而王官之一守也。
而乃祖述农、黄之旨,发明岐、挚之学,经掇扁鹊之难,方采仓公之禁。
仲景黄素,元化绿帙,葛仙翁之必效,胡居士之经验,张苗之药对,叔和之脉法,皇甫谧三部陶隐居之百一,自馀郭玉、范汪、僧垣、阮炳,上极文字之初,下讫有隋之世,或经或方,无不采摭。
集诸家之所秘要,去众说之所未至,成书一部,总三十卷,目录一通。
脏腑之论,针艾之法,脉證之辨,食治之宜,始妇人而次婴孺,先脚气而后中风,伤寒、痈疽,消渴、水肿,七窍之痾,五石之毒,备急之方,养性之术,总篇二百三十二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莫不十全可验,四种兼包。
厚德过于千金,遗法传于百代,使二圣二贤之美不坠于地,而世之人得以阶近而至远,上识于三皇之奥者,孙真人善述之功也。
然以俗尚险怪,我道纯正,不述刳腹易心之异;
世务径省,我书浩博,不可道听涂说而知。
是以学寡其人,寖以纷靡;
贤不继世,简编断缺。
不知者以异端见黜,好之者以阙疑辍功。
恭惟我朝以好生为德,以广爱为仁,乃诏儒臣,正是坠学。
臣等术谢多通,职专典校,于是请内府秘书,探道藏之别录,公私众本,搜访几遍,得以正其讹谬,补其遗佚。
文之重复者削之,事之不伦者缉之。
编次类聚,期月功至。
纲领虽有所立,文义犹或疑阻,是用端本以正末。
如《素问》、《九墟》、《灵枢》《、甲乙》、《太素》、巢《源》,诸家本草、前古脉书、《金匮玉函》、《肘后备急》、谢士秦《删繁方》、刘涓子《鬼遗论》之类,事关所出,无不研核。
尚有所阙,而又溯流以讨源,如《五鉴经》、《千金翼》、《崔氏纂要》、《延年秘录》《、正元广利》、《外台秘要》、兵部《手集》、梦得《传信》之类,凡所派别,无不考理,互相质正,反覆稽参。
然后遗文疑义,焕然悉明。
书虽是旧,用之惟新。
可以济含灵,裨明圣好生之治;
可以传不朽,副主上广爱之心。
非徒为太平之文致,实可佐皇极之锡福。
校雠既成,缮写伊始,恭以上进,庶备亲览。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孙奇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林亿尚书工部侍郎、兼侍讲钱象先等谨上。
按:《备急千金要方》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故府君陈公景东墓表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五、《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九、《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九
余闻古之处士,或隐于山,或隐于市。
隐于山者寓耕钓,而隐于市者寓医卜。
均之卜也,日阅十数人,得百钱足以自给,则闭肆下帘,不更筮也;
均之医也,闻人疾痛,欲去之如在己,而不志于利。
繇汉以来,逸民隐士怀奇抱宝,高蹈一世,深藏于市,汎然与渔商农圃杂此土以处而莫辨也。
孙思邈太白山,而龙公授《玉函秘方》,为《千金》之冠;
韩伯休卖药长安市,口不二价,而妇人女子能识之。
譬如珠玉在泥沙,光景发见,有不可掩者。
嘉禾景东者,其一人也。
景东以字行,讳某,陈氏。
其先江都人,后徙钱塘,今为秀州嘉兴县人,自皇考始。
讳献臣,赠朝奉郎
景东读书章解句达,不喜治举子业,而尊贤乐善,常置一时名士为宾师,以进诸弟子于学。
未几,弟确进士第,官至御史
积习名教,若从子骈、从孙禹锡相继收其科,陈氏浸大矣;
景东沈浮里闾,故自若也。
门内数千指,养老字幼,举䜣䜣然;
奉寡嫂,拊诸孤,恩敬若一。
三族之饥寒疾病死丧,皆以公为归;
趋人之急,不以存亡为解,亦不以戚疏为薄厚,而尤工于医。
宣和中嘉禾大疫,连墙比屋,呻呼之声相闻。
公日挟数仆,持药物自随,以饮病者,穷阎委巷,靡不至焉。
而困绝不能自存者,又分金周之。
晨出暮归,竟数月而后已,所全活不可胜数。
尝有黄氏妇舁疾诣公,公曰:「病閒矣,勿药可也」。
而黄氏弟在旁,公视之有小异,试察其脉,告以亟去勿留,疾作则不可为矣。
比还,一夕而逝如公言。
公之医不由师授,自得之心,故奇中多类此,盖士之寓于医者也。
嘉禾介居杭、苏,为冠盖舟车走集之路,于是名公巨卿、高人胜士、州刺史、县大夫皆往从游,晨起未盥栉,而车辙已满门矣。
公廉靖寡欲,凡荣名宠利、世人群趋交骛争所欲得,公皆无求于其閒。
其子騋,性至孝,有英毅过人之才,为公筑大第,辟园馆,疏池沼,莳花竹,供耳目之玩。
公领客居閒,击鲜置醴,纵饮歌呼,终老如一日。
平生未尝读佛经,比感疾,书四句偈而瞑,皆菩萨语,虽禅翁老宿,皆叹惊,自以为不及。
享年七十四,绍兴三十年七月乙巳卒于正寝。
夫人徐氏有贤行,适陈氏五十五年,宾其夫,以辞币酒食缀接中外,无一閒言。
生三男子:长即騋也,骙蚤卒,騛举进士
六女:陆仲友、沈师言、闻人勉、沈橾、杜之珍、俞抃,其婿也。
二孙男:曰渊,曰渭。
六孙女:三人适杜之方、鲁、陆竣,三人在室。
騋等以其年十月癸酉奉治命,葬于县之象贤乡深叶村朝奉公之次。
于是,徐夫人明年八月四日亦遇疾不起,年七十七。
十月丁酉举其丧以祔。
余尝观王丞相公表处士徵君之墓,同时有杜婴者隐于医,不择贫富贵贱,召之辄往,人致馈谢,非其义不受也;
有徐仲坚者隐于卜,人召筮,虽疾病中,不正衣巾不见。
二人之贤闻于世矣,公犹惧其久而无传也,故并列之。
三人者,名迹赫然,在人耳目,如前日事。
今景东冢上之木拱矣,贤士大夫称思如新,而墓碑至今无辞以刻。
嗟乎!
隐德高行,既不显于世,宜与三人者并传于后。
予衰病废学,言之不文,不敢以既老为辞,遂表而出之,揭之墓道,以备他日史官之访云。
圣济总录序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二九
生者天地之大德,疾者有生之大患,方术者治病之大法。
昔者神农氏、黄帝氏独观太初,旁烛妙有,味百药以辨物,审百疾以全生。
其制名,其取类,其正君臣,其立佐使,其见于太素玉册之书,雷公、岐伯之问,盖皆开神明之蕴,穷阴阳之变,原性命之理,而与天地同其覆载。
中古以还,镂之玉版,藏之金匮,功利及草木,惠泽被牛马,所以遗天下后世甚厚。
历年既久,流弊滋甚,糟粕具在,而精意不传。
《内经》有病名而莫之究,有治法而莫之习,极其妙至于通仙而莫之悟。
人之生也,其位参于天地,其灵贵于万物,形不盈仞,而心侔造化。
昆崙尺宅,修之可以长生;
寸田神牖,闲之可以反照;
天关神庐,息之可以召和。
去土符,书金格,鍊丹却粒,御气凌虚,不假于物,而裕然自足。
嗟夫达士,可以神解;
昧者且不能养其形,而况于了其心乎?
内之五脏六腑,外之九窍四关,著之于色,发之于声,寓之于三部九候,一失其平,则疾病随。
神圣治于未兆,工巧救其已然。
非天下之至精,孰能探天下之至赜;
非天下之至粗,孰能祐天下之至神。
朕悯大道之郁滞,流俗之积习,斯民之沈痼,庸医之妄作。
学非精博,识非悟解,五行之数,六气之化,莫索其隐,莫拟其远。
曰寒,曰热,曰寒热之相搏,差之毫釐,失以千里,而有馀者益之,不足者损之,率意用法,草石杂进,夭枉者半,可胜叹哉!
万几之馀,著书四十二章,发明内经之妙,曰《圣济经》。
其意精微,其旨迈远,其所言在理,所以探天下之至赜。
又诏天下以方术来上,并御府所藏颁之,为《补遗》一卷,《治法》一卷,卷凡二百,方几二万,以病分门,门各有论,而序统附焉。
首之以风疾之变动,终之以神仙之服饵,详至于俞穴经络、祝由符禁,无不悉备。
名之曰《政和圣济总录》。
其所载在事,所以祐天下之至神。
盖圣人之诫世,本在于上,末在于下。
无见于上,则治之道不立;
无见于下,则治之具不行。
经之所言者道也,医得之而穷神;
总录之所载者具也,医用之而已疾。
汉张仲景作《伤寒论》,而杂之以方;
唐孙思邈作《千金方》,而继之以翼,以谓不如是,则世莫能用其术。
然之二人者,游于方术之内者也。
彼超然独见于方术之外,下顾岐伯之流而与之议,始可谓知道。
朕作《总录》,于以急世用而救民疾,亦斯道之筌蹄云耳。
天下后世宜致思于忘筌蹄而自得者。
俯仰之间,嚬笑之度,御五行之数,运六气之化,以相天地,以育万物,至于反营魂而起当生者,岂细事哉,盖将有来者焉。
按:《圣济总录》卷首,人民卫生出版社一九六二年排印本。
庄定山清江杂兴韵 明 · 陈献章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家学华山一觉眠,图书亦在枕头边。
傍花随柳我寻句,剩水残山天赐年。
竹径旁通沽酒市,桃花乱点钓鱼船。
平生我爱孙思邈,自古高人方又圆。
孙思邈1084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追次康节先生小圃逢春之作(题一作次庄定山清江杂兴韵) 明 · 陈献章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时物纷纷共斗妍(一作家学华山一觉眠),好春多在语莺边(一作图书亦在枕头边)
傍花随柳我寻句,剩水残山天赐年。
竹径旁通沽酒市,桃花乱点钓鱼船。
而今(一作平生)我爱孙思邈,自古高人方又圆。
茂卿方书序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八、《陵阳先生集》卷一三
方术犹云一方之道也。
五方殊分,风气攸限,道则一而已。
医之为道,药虽出于其手,而方多传于古人。
故修方之家,采之欲博,择之欲精。
而其用之人,欲有活法。
盖医者意也,所以通殊涂而会一理也。
世率谓孙思邈得龙宫玉函禁方,其事甚怪。
及观《千金方》,论治积聚为虚则取之雷公药,治伤寒则取之仲景、华陀,风眩则取之徐嗣伯,蒸汗则取之张苗、廪丘,莫不自有所本焉。
况当区宇浑一,如江右晋时医师所述支用存、范祖耀等脚气八十馀条,晋、宋时苏氏所习小儿诸方,皆前所未见,则又取其经验者用之。
它如崔文行度疗散、西州续命之类,亦所不废。
其博采而精择如此。
非胸中有活法,酌古今、通南北,孰能会于一乎?
吴兴茂卿,世医也,予谂之四十年矣。
兼明诸科,博习诸经,而周知南北之俗。
安分知足,志在济人。
谒方求药者,日踵其门,悉意调护,多所全活。
暇日博采古今名方,类为若干门,条分胪列,无微不载。
往往其平日以活法用之而有明效者,盖非一朝夕之力也,得古《千金方》为多。
茂卿不以自私,将板行于世,使传之者亦能用之以活法,守常而知变,潜利阴益,可胜悦哉?
陆宣公闭户集方,程伊川池上施药,予窃慕而不能,故茂卿是编,乐为之书。
茂卿名某,今为医学教授
太玄洞怀古赠张孝廉南峰唐孙思邈隐居处。) 清 · 吴镇
 押阳韵
阿𡡉乱天纪,四海生痏疮。
太原真龙飞,凋瘵回春阳。
飘飘孙徵君,肥遁际隋唐。
妙术起白骨,还丹日月长
兹山实薖轴,警跸过其旁。
六龙旧辙迹,草木增辉光。
迢迢太玄洞,灵怪閟奇方。
五月悬火铃,凉风不可当。
张君此读书,负笈仍裹粮。
邀我五台上,酌以流霞觞。
君才如古人,巢居成文章。
携手醉翁石,天风动衣裳。
山钟忽告夕,归骑下岩廊。
回首望烟谷,松萝更苍苍。
王仲素寺丞名景纯1077年 北宋 · 苏轼
 押齐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养气如养儿,弃官如弃泥。
人皆笑子拙,事定竟谁迷。
归耕独患贫,问子何所赍?
尺宅足自庇,寸田有馀畦。
明珠照短褐,陋室生虹霓。
虽无孔方兄,顾有法喜妻。
弹琴一长啸,不答阮与嵇。
曹南刘夫子,名与子政齐。
家有《鸿宝书》,不铸金袅蹄。
促膝问道要,遂蒙分刀圭。
不忍独不死,尺书肯见梯。
我生本强鄙,少以气自挤。
孤舟倒江河,赤手揽象犀。
年来稍自笑,留气下暖脐。
苦恨闻道晚,意象飒已凄。
空见孙思邈,区区赋《病》。
逍遥篇为袁履善八秩赋 明 · 胡应麟
袁丈履善行年政八十矣而色若孺子且步履矫轻筋骨强悍神明之用老而逾王至玄谭眇论俨叩巨钟河悬海翻亹亹不竭饮酒奕棋赋诗染翰浃辰倾宵即壮夫未易追也是秋闻余匏系湖上挐舟千里属赋长歌为寿昔卢照邻抱疾幽忧一旦遇孙思邈慨然作赋以自况乃余年垂半百齿发变衰而袁丈方霞举轩轩泠然天际今之所遇得亡犹昔乎夫上古有大椿者八千岁以为春秋而袁丈年甫八十夫庄生之旨此特其兆端耳因稍次其历履为逍遥之篇
国初词人袁海叟,白燕篇章脍人口。
风流文藻二百年,载睹当今沔阳守。
沔阳刺史真人豪,弱冠雄心蟠巨鳌。
射策曾同弇州榜,三山彩笔飞寒涛。
白氎青衫走燕市,杜曲东风绾游骑。
黄金台馆千尺强,击筑狂歌五侯避。
长杨执戟甘沉冥,一麾出守辞神京。
朱幡皂盖列先后,峨岢大舳浮江城
江城八月天茫茫,九疑七泽连高唐
岳阳楼头唤杜甫,乾坤万古留诗狂。
吏事纷纭苦拘束,回首家林梦松菊。
拜迎官长折腰领,鞭挞黔黎碎肝腹。
文人拙宦自古然,丈夫讵乞儿曹怜。
区区五斗若毛发,肯将一饱酬如椽。
步兵江东飞越,两屐秋光路明灭。
为园半割三泖云,筑室全邀九峰月。
九峰三泖长逍遥,飘然越海来轻桡。
金银梵宇四百八,烟霞石屋攀岧峣。
畴昔逢余大堤上,拂拭楸枰互神王。
持杯恍缔竹林友,醉眼朦胧豁霄壤。
四腮鲈熟归兴浓,河梁对拆双飞龙。
重来握手瓦棺寺,烛花夜半流残红。
闻道今年政八十,步履康庄捷蚊翼。
家家拂席延林宗,处处携觞候安石
嗟余落魄雅好游,夙生药物攒眉头。
看君耄耋若孺子香山洛社同优游。
玳瑁筵开虎丘畔,矍铄廉颇老能饭。
玉树森庭阶,舞䌽含饴剧堪羡。
何来初度地藏符,孟秋晦日悬桑弧。
今年七月月小尽,安期一夜来蓬壶。
太白浮公为公寿,尘世浮华孰先后。
灵光一柱海岱间,屈指君王问耆旧。
冥灵琐琐未足誇,瑶池几见飞桃花
春秋载阅大椿历,青牛相逐还流沙。
桂酒颂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十一部
礼曰:「丧有疾,饮酒食肉,必有草木之滋焉。姜桂之谓也。」古者非丧食,不彻姜桂。楚辞曰:「奠桂酒兮椒浆。」是可以为酒也。本草:有小毒,而、牡桂皆无毒,大略皆主温中,利肝肺气,杀三虫,轻身坚骨,养神发色,使常如童子,疗心腹冷疾,为百药先,无所畏。陶隐居云:仙经,服三,以涕合云母,烝为水。而孙思邈亦云:「久服,可行水上。」此轻身之效也。吾谪居海上,法当数饮酒以禦瘴,而岭南无酒禁。有隐者,以桂酒方授吾,酿成而玉色,香味超然,非人间物也。东坡先生曰:「酒,天禄也。其成坏美恶,世以兆主人之吉凶,吾得此,岂非天哉?」故为之颂,以遗后之有道而居夷者。其法盖刻石置之罗浮铁桥之下,非忘世求道者莫至焉。
中原百国东南倾,流膏输液归南溟。
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
水娠黄金山空青,丹砂晨暾朱夜明。
百卉甘辛角芳馨,旃檀沈水乃公卿。
大夫芝兰士蘅,君独立冬鲜荣。
无所摄畏时靡争,酿为我醪淳而清。
甘终不坏醉不酲,辅安五神伐三彭。
肌肤渥丹身毛轻,冷然风飞罔水行。
谁其传者疑方平,教我常作醉中醒。
送岩电道人入蜀序1208年4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三、《渭南文集》卷一五、《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三九、同治《大邑县志》卷一八中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王衍一生酣豢富贵,乃以口不言钱自高。
岩电本张氏子,施药说相,不受人一钱,乃自称姓钱,以滑稽玩世。
古今相反有如此者。
忽来告放翁,言将西入,乃书以遗之。
他日到青城、大峨、雾中、鹄鸣诸名山,见孙思邈朱桃椎、张四郎、尔朱先生、姚小太尉、谯天授、尹先觉辈,有问放翁安否者,可出此卷,相与一笑。
庞安常(三 翰林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三、光绪《蕲水县志》卷一八
端居静念,思五脏皆止一,而肾独有二,盖万物之所终始,生之所出,死之所入也。
故《太玄》:「罔、直、蒙、酋、冥」。
罔为冬,直为春,蒙为夏,酋为秋,冥复为冬,则此理也。
人之四肢九窍,凡两者,皆水属也。
两肾、两足、两外肾、两手、两目、两鼻,皆水之所升降出入也。
手、足、外肾,旧说固与肾相表里,而鼻与目,皆古未之言也,岂亦有之,而仆观书少不见耶?
以理推之,此两者其液皆咸,非水而何。
仆以为不得此理,则内丹不成,此又未易以笔墨究也。
古人作明目方,皆先养肾水,而以心火暖之,以脾固之。
脾气盛则水不下泄,心气下则水上行,水不下泄而上行,目安得不明哉。
孙思邈用磁石为主,而以朱砂、神曲佐之,岂此理也夫。
安常博极群书,又善穷物理,当为仆思之。
是否?
一报。
某书。
济庵记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须溪集》卷三
自《易简方》行,而《四大方》废,下至《三因》、《百一》、《诸藏》方废,至《局方》亦废。
亦犹《中庸》、《大学》显而诸传义废,至《诗》、《书》、《易》、《春秋》俱废。
故《易简方》者,近世名医之薮也;
四书者,吾儒之《易简方》也。
安成清叔疗病,能出入诸方而加以巧思,尝试之奇验。
他日以《济庵记》为请,余亦喜言之,因谓谢曰:「子知济之为义乎?
医不止于如济也。
山穷路断,江空日暮,虽人情所甚急,亦必有不尽急者,固未离乎岸也。
瞰焉而不得济则已尔,少须待之,终亦必济,未祸也。
若夫中流失船,浮沉托命,而邂逅渔者,乱渡援手,则天意也,其更生之日也。
阴阳之薄人也害于溺,而人情之忍死也甚于浮,皇皇而拯之,犹惧不及,而贪夫嗜利,暮夜不忘,或珍而后市,或乱而后救,怀针厉石,存变留行,此曹氏所以抚床而呼,韩医所以望商而败也。
故善舟者无不济,而济有迟有速,则必有不济者焉,谓人命之不足以有待也,悲夫!
盖尝疑孙思邈之救髯病也,彼龙也,而求吾急,靳而返诸其室焉,曰:此有秘方,吾欲得之。
返而获,获而见救,其亦甚矣。
龙之为病也不死,人则有不堪者焉,赖其利也,利其方也,其方之足以利人也,则其持也乃所以为济也。
龙者有方不自救而蕲于孙,则孙之治是病也,必有出于是方之外者矣。
彼亦自以为秘矣,而孙实知之,则龙之智不智于孙。
吾惟惧夫后之急者无龙之藏,有龙之病,而求龙之所不能求,则济者寡矣」。
于是清叔笑曰:「几见夫舟之济也倦于人,又几见夫舟之济于人也德于色」。
余谢曰:「君进于技矣。
他日得夫者而救之,是也能济于天下,是亦子之济也」。
清叔曰:「吾能吾济而已,安知其济天下也?
使吾望是人也而济之,是有泽」。
余曰:「然。
博施济众,岂能博且众哉?
无心而已。
无心,博矣,济其一,济者众矣。
子乃能济众,我不能病诸,善夫」!
养生铭(《悦心集》题作《摄生咏》) 隋末唐初 · 孙思邈
五言排律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悦心集》作「虚」)心易役,气弱病相侵。
勿被(《悦心集》作「使」)悲欢(《悦心集》作「观」)极,当令饭(《悦心集》作「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悦心集》作「夜」)寝鸣云(《悦心集》作「雷」)(《悦心集》注:「谓叩齿。」),寅(《悦心集》作「晨」)兴漱玉津(《悦心集》注:「谓燕唾。」)
妖邪(《悦心集》作「神」)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悦心集》作「百」)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悦心集》作「言」)命,修行本在人。
若能(《悦心集》作「时时」)遵此理,平地可朝真(旧题孙思邈撰《孙真人海上方》、清世宗编《悦心集》卷一。)